顯示具有 高來高去-玩樂高雄縣四季風光(線上看書)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高來高去-玩樂高雄縣四季風光(線上看書)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7年4月24日 星期二

來去茂林-工藝大賞-烏巴克創意工坊





















撰文/守谷香

攝影/劉慶隆+守谷香+蔡鎮宇



烏巴克創意工坊



地址:高雄縣茂林鄉茂林村116

電話:(07)680-1035



想要在家線上購買嗎,可以上https://www.facebook.com/maolin.ubake/?locale=zh_TW


  循著唯一山路(132縣道)走約 兩公里 ,便抵達茂林村,往情人谷方向約 一公里 遇叉路左行不久,第二家即可看見大陶甕,上面用鋼製成三隻栩栩如生的紫斑蝶,底下以蛇與蝴蝶的活潑造型寫著「Da ma Svon vongo(蝴蝶的家),這裡即是烏巴克創意工坊。



  魯凱族的烏巴克在十年前離開都市決心回到山中繼續生活,與布農族的妻子一起經營這片地方,夫妻共同創作鐵雕、皮雕、及琉璃珠。烏巴克對建設建築很有興趣,幫不少地方做過裝潢設計,有嘉義的五角船板的室外內裝潢、嘉義的阿里山民宿、台中的雲海香草餐廳、台南的音樂叢林pub吧咍設計,現在他也為自己的創意工作室和民宿設計,大片玻璃上繞著鋼鐵條的曲線,他說雖然冰冷的鐵看起來是那麼的剛硬,所以他更想表現出鐵的柔軟身調,所以大量使用這個概念在屋外的設計。



  開過多次聯展,與妻子在當地的創作上都小有名氣,不過兩人都非常的腼腆,不搭訕幾句兩人就只是溫溫地陪笑著,很可愛的。烏巴克工作室裡創造的東西,不只是仰之彌高的大型創造品而已,光看不能帶回家,還有日常用品的手機袋、萬用手冊、精神象徵的禮刀,他不侷限只說部落的傳奇故事,有時候把想說的埋在最深層的地方,更能親民之後打動人,經常前往阿里山、藤枝等地設計餐廳,認為多採用不同平地的山地建材,加上具現代符號的原住民圖騰,自然就會很有味道。





  圖說:這裡的琉璃作品有小手鍊及耳環,從一百元起價,價格便宜,他們花在製作上面的時間大多都很久,賣得的費用扣除材料及人工,賺的其實都很微薄,不過都是一份信念支持著做真正自己想做的。



來去茂林-工藝大賞-小雯琉璃創意串珠工藝坊




 

















撰文/涂絜馨

攝影/劉慶隆



小雯琉璃創意串珠工藝坊



地址:高雄縣茂林鄉多納村46號

手機:0987-289239



  「我想用最傳統能代表原住民的圖騰、花紋,設計出大家都會喜歡的樣式,讓這些配飾廣泛的佩帶在大家的身上,而不是只能買回去當紀念品。」她這麼對我說。初次看見小雯,她爽朗的個性、開朗的笑聲,都讓我深深的喜歡上了這個魯凱族的大女孩。

  「琉璃對我們原住民,是很重要的東西哦!」小雯指著作品對我說。原來,在每顆琉璃珠的背後都有一個意義,此外,琉璃珠更是結婚時重要的的聘禮之一;珠子的意義代表著太陽、孔雀或是勇士…等等,其中最特別的,就是只有貴族才能佩帶的「貴族之珠」。

  「貴族之珠」是只有年輕且純潔的酋長家族族人才可以佩帶。因為再傳統儀式中,原住民會聚在一起唱歌跳舞,此時,老一輩的人可以經由佩帶在身上的配飾可以確認單身或已婚,也可以用來確認女孩的身分及家世,藉以作為挑選媳婦的身家調查。

  聽著小雯的介紹,讓我稍稍懂了這琉璃珠對原住民的重要意義。看著她創作的物品,儘管上面有著原住民傳統的紅、黃、綠、白、黑的顏色,卻有著時尚的設計。後來才知道原來小雯是全國原住民琉璃設計第一名,從小她就喜歡美麗的東西,對於手工藝品更是從小就喜愛,長大後,她跑去學了燒琉璃,現在則是漸漸走向琉璃珠的設計創作、教學。

「現在都是我設計,然後把做法教給村裡的婦女。多納這裡要生活不容易。至少我把這個工作交給這裡的婦女,讓她們有工作可做…」。聽著小雯的話,有些感動,因為她除了想把讓這個原住民的傳統技藝發揚光大外,她還有著一份照顧鄉里的心意,都像她那美麗的琉璃珠作品一樣,那麼的美麗不凡。



來去茂林-地形之行





















單元/地形之行

撰文/守谷香

攝影/劉慶隆+涂絜馨+守谷香 


  看起來真的就像一隻午睡的龍蜷伏在河流邊睡著了,非常彷像且曲線明顯,看著看著不禁出神地想,萬一它要是睡醒飛走了怎麼辦,過去這裡還有個舊名叫「老鷹谷」,可以看到成群的老鷹在此盤旋飛翔,但今已不復見,龍也知道同伴不在了嗎?



再慢慢靠近龍頭,腳步輕緩不想打擾它好夢,珍貴的環流丘地形是龍頭山另一個知名的原因,濁口溪為荖濃溪支流之一,河谷地形最顯著的特性是「成育曲流」,溪水經過長時間的侵蝕和堆積,造成一處流水環繞的奇特地形,水色青青,靈氣不凡,在此觀看自然的奇趣,異常感到寧靜。





蛇頭山

交通資訊:鄉道13212k

圖說:魯凱族百步蛇為其祖先,有這樣一座蛇頭山更是珍重,認為此地有祖靈相守,與龍頭山一樣是環流丘地形,溪水在山邊迴流,山勢與流向呈不同方向。



龜形山

圖說:帶隊介紹的人戲稱這隻龜形山,是六龜的其中一隻迷路來的。



紅塵峽谷/溫莎能溫泉

開放時間:上午6:00~下午22:00

圖說:紅塵峽谷內有鄉公所建的三個溫泉池,分為溫、熱、冷三池,又名溫莎能溫泉,是較新的溫泉泡湯區,戶外視野寬敞,看見的是山色而非一般溫泉會館的窗景,水藍得透亮,許多人慕名前來一賞泡湯。



多納溫泉

圖說:過去這裡的地殼受到強烈的擠壓,地層翻轉崩塌,因此溪谷的兩岸峭壁垂立,風景特別,在這樣戶外泡湯可以看到整座峽谷山崖的地形,身心皆在自然環顧中,多納溫泉位於多納村濁口溪畔,屬鹼性碳酸泉,水質清澈,泉溫約攝氏6070,泡湯不收錢,所以收費方式收停車費,另外附近也有露營場地可供利用。



來去茂林-地形之行





















單元/地形之行

撰文/守谷香

攝影/劉慶隆+涂絜馨+守谷香+蔡鎮宇







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電話:(07)680-1488

地址:高雄縣茂林鄉茂林村12-5



  由於地形特殊,環山視野廣闊,加上這裡還有岩雕、山川、峽谷、瀑布、吊橋、溫泉、石板屋及山地文物等,許多可遊賞的景緻風情,生態部份有紫斑蝶和隨時可見的溪魚,不論是哪種需求或不同的年齡層,都很適合來此郊遊,呼吸青山好空氣。茂林風景區包括茂林鄉的茂林、萬山多納3個村落,居民大多為魯凱族人,因此此地佈置充滿原住民味道,而此地有名的山頭,對他們來說也是聖山。



圖說:一進來就可以看到清澈溪水中還有溪魚在其中悠遊,立牌上正寫明了:「專心、體會、品嚐!」



圖說:有毒植物:咬人狗,屬酸性毒類含有蟻酸等,所以萬一不小心沾上了,皮膚接觸後立即引起刺激性皮炎,主要症狀有搔癢、嚴重燒痛感、紅腫,只要用鹼性類,如肥皂 水、尿液等加以酸鹼中和,即可去毒止癢。



賞蝶區

圖說:看似不起眼的小溪流,卻是蝴蝶們最易出沒的地方,有小紫斑蝶、端紫斑蝶、圓翅紫斑蝶和斯氏紫斑蝶,還有少數的琉球青斑蝶、小紋青斑蝶、淡小紋青斑蝶、姬小紋青斑蝶、青斑蝶和小青斑蝶等蝶類,在路邊即有樹立著蝶類的圖鑑看板,想知道飛過的是什麼蝴蝶,就查查看吧。賞蝶最佳時間是清晨至上午11點。



多納吊橋

圖說:日據時代茂林鄉多納的族人必經的路徑,全長232公尺、高103公尺,對於當地發展重要的主要橋樑,是全台灣高度最高的吊橋,居高臨下可以鳥瞰茂林龍頭山的曲流景觀。



龍頭山

交通資訊:鄉道13212k處。



圖說:龍頸處,溪水青色相映。







來去茂林-紫蝶幽谷



  























單元/紫蝶幽谷

撰文/守谷香 

攝影/劉慶隆+涂絜馨+守谷香




  



台灣珍貴的越冬型蝴蝶谷




時間:每年清明節前後北返



常見北返蝶道


高雄縣茂林、寶來山區


台南縣曾文水庫、仙公廟


嘉義縣竹崎、阿里山


行經國道三號林內段


雲林縣林內,彰化縣八卦山


台中縣大肚山區


台中都會公園等地



  當大多的蝴蝶在春夏間出現,趕在冬天前傳遞完下一代,然後美麗地死去,但紫斑蝶不一樣,她們仿似候鳥,冬天來臨前就陸續南飛到溫暖山谷裡休息、等待寒冬過去,春天到時再飛回北方,這樣堅毅的個性極為稀有,國外墨西哥的帝王斑蝶才有相同的脾氣,她們的數量都非常龐大,動輒上萬隻,飛行時場景浩大,回家的路究竟是怎麼找回去的,至今仍然是個迷團,在地的人也說從來都不知道她們是打哪裡出現的。



  茂林國家風景區為典型的亞熱帶及溫帶雨林型氣候,植物多樣化,中央山脈的地理屏障與餘脈的縱橫交錯,使背風的山谷成為了熱帶蝶種極佳的越冬棲地,薄膜般的翅膀輕輕一碰就會破損,但卻奇異的執著要遠程旅行,群眾而織就成一張意志的鐵網,讓人為她們的飛行充滿崇敬,讓許多熱愛生態的人為其奔走,也如同飛行。



  在過去的經驗中發現國道三號林內段是她們必經路線,每年經過必死傷慘重,高速公路遍地是被撞死的蝴蝶香消玉殞,為避免悲劇不斷重演,2007年高速公路局在紫斑蝶大量飛越國道時,封閉 六百公尺 北上外側車道。「讓路於蝶」的生態保育做法,對台灣是首例,在全球也很罕見。



  看到這則新聞時,整個心情也飛揚起來了,才在茂林拍完她們,真希望那樣漫天飛舞的驚人美景,會讓更多人欣賞到,當時身在河谷中,看到蝴蝶在耳畔髮間逗動,成群而來又成群而去,她們就好像是魔法師一樣,不知是從森林的何處湧出又退離,那在水氣中散發的紫色磷光,哪裡是我們輕易拍攝得下來的,大自然裡有太多的顏色都是拍不下來的,那得親自走上山去看,看一朵雲停在李花的肩膀,或是一抹澄光穿梭在風動的翠綠竹林,為其他生命而讓一次道吧,那是我們對台灣這座島的一點敬意。





圖說:紫光流影,她們的磷光。



圖說:其他的蝶或蛾。

來去茂林-原住民的文化與生活



























原住民的文化與生活




華麗的大地婚禮

圖說:輪廓深五官立體的特徵是上天的恩賜,每個人都美得令人目不轉晴,加上搭配婚禮的衣物,色彩鮮豔映照麗人,新娘就是嬌得滴水的花朵。



祭人頭場

圖說:石板是具有靈性生命死亡的擺設場,由於出草之後不可馬上帶回家,因此有了這個墳場,將靈性的生命軀體供奉在這裡,一格一格的位置就是放置頭顱的位置,有難以獵取的雲豹、黑熊,也有珍貴的項上人頭。



圖說:打獵象徵著男子的強健,留下的傳統仍有人繼續著,這頭是從山上獵回來的山豬,充滿野性,困在籠內不時踱步著。



石板屋

圖說:大多是從溫泉溪採集而來的黑灰板岩及頁岩,經簡易加工,鋸成規則片狀的石板,然後堆砌成牆,再依石板的性質、硬度、大小等,分成柱子、牆面、地板、屋頂等材料。由於石板屋搭建不易,一片有損壞的石板可能就使得所有工程前功盡棄,所以對魯凱人來說,建一座石板屋象徵了毅力也代表了創造出一項藝術品。石板屋以石板鋪地、石板砌牆,僅以木材做為支架,夏日時十分涼爽,不過冬天似乎就會很冷,目前這樣需要花一生時間慢慢建築而成的石板屋,已經不甚適合如今的生活,石板屋的存在大多是留下過去的記憶,做為一個時代的見證。



來去茂林-在地高人酋長羅善

























單元/在地高人酋長羅善

撰文/守谷香

攝影/劉慶隆+守谷香





與天地同在的靈

隨著自然蓬勃或凋零,生活不受任何物件的改變而自得

這是一種生活也是一種境界





階級分明

  到多納,我們找到羅善酋長做為響導員,第一次見面時,他就穿得十分新潮,非常幽默, 三兩 句話就會逗得人笑,開朗極了,一台重型摩托車帶著採訪車四處跑,黑得油亮的皮膚甚是好看,一點也沒有都市人的白斬雞般的倦容,偶爾沿路有人會對他行禮,這裡的生活像是自成一國。



  這裡大多是魯凱族,他們的社會階級制度非常顯著,地位皆是世襲的,在談論婚嫁的時候,通常是貴族與貴族之間通婚,平民與平民之間聯姻,在服裝上,貴族也有裝飾的特權,一些特別的配件只有貴族才可以配戴,他們在住的方面也分的十分清楚,村子中間最高的樓房是酋長所住,邊邊的一鄰是位階最小的人所住,同時也是離墓場最近,那裡被認為是最陰冷的地方。



靈魂永在

  重視有靈性的生命,也重視人的靈力,在這裡的人,特別要做決議什麼的時候,更重視所帶來的好預兆,每當像是村裡要選舉時,都會要想參選的人回家夢一夢,做什麼呢?長老可是需要依大家的夢來做為重要的參考,誰夢得好就越容易被挑選為參選人,所以每個人就要開始夢言夢語一番,有人說夢見吉兆看見熊,有人就說夢裡還有百步蛇,心裡困惑問羅善酋長:「那如果有人說大話呢?」,羅善酋長哈哈大笑,那還不簡單,落選的人就是了呀,祖靈只能選一個人呀!



生活隨興

  真正的生活是很隨興自在的,就像我們釀酒封在缸裡,想喝就取,是酸是甜都無所謂,大概可以就行了,計較那麼多做什麼呢,羅善酋長豪爽的說著。似乎無慾無求的個性,使得他們不像平地人般的追求許多事物,心裡總是盼望著得到什麼,而他們對事物沒有太多的擁有概念,隨自然的一切而改變,接受得理所當然,也許那裡的東西不是絕對的細緻精美,可是卻又開啟了思考的另一世界,人真的需要活得那麼累嗎?



圖說:酋長羅善的快馬及隨車必需之大刀,以備不時之需。





來去茂林




















撰文/守谷香

攝影/劉慶隆、守谷香



避冬而來的紫斑蝶形成紫蝶幽谷,避世紛爭的原生部落自在生活

被塵土淹沒的人,就進入此境,引溪水徹底洗滌煩躁吧





  茂林谷原名「羅木斯」,多納村則是茂林鄉最深處的村,位於荖濃溪的小支流濁口溪的小支流濁泉溪南方,四面環山,村內最大集居為魯凱族聚落。



  由茂林風景區大門進入,經茂林村、萬山村與多納大橋後,就可到達,全程約15公里。多納部落有三分之二的人在外地工作,共有120戶,500多人,是一個漸漸式微的地方,但仍然積極地尋找著未來的新定位,之外因為溫泉的發現,帶動了部落觀光發展,自成一格,在開發資源與守護傳統價值之間守衛著,這裡的山水很美很美,自然樸實沒有太多建物,來到這裡觀看,能藉以尋找自我的原始之心。



  前往茂林的路上,夜來香開出一朵朵潔白如雪的花,亭立在鄉間,婦有在腰間繫上桶子,邊採邊走豐盈她藍白相間的布袋,那雙都是硬繭的手掬起柔柔的花瓣,充滿生命力,那些都是由她接生的孩童,安詳地睡著均勻呼吸,暗發幽香,山水之靈,養育著大地上的一切植物、動物、人。





●多納四季

5-6月:野百合花季

7月:豐年祭

11月:黑米祭

12月至隔年的2月:紫蝶季。

來去美濃-飲食美濃




















單元/飲食美濃

撰文/陳慧聿

攝影/劉慶隆、守谷香、陳慧聿



若說講到美濃就想到客家人,那麼說到客家人第一個聯想到的絕對是客家菜,畢竟夾道兩旁到處都是客家料理的老店,但你不知道的是,美濃的市街上除了這些餐廳之外,還有更多鄉土鮮滋味,毋須正式店面、不用醒目裝潢,一張老桌子、幾排簡單木架,自家門口就是賣場,排排站列在架上的東西更是琳瑯滿目,甜鹹不拘,葷素皆齊,綠的白黃的紅的,像彩虹一樣的豐富,比雨後春筍還要新鮮,如果你來,保証絕不會空手而回。



組圖圖說:無論是在店面還是菜攤,一切都是暗藏秩序的,如你看出了這可愛的排列,你也一定會如我一般發出會心微笑。



美光粄條

地址:美濃鎮中山路一段87

電話:(07)681-1420

營業時間:0730 ~ 1930(每日週三休假,其他節日無休)



品嚐道地的客家菜,來美光就對了,開店至今已近 一甲 子,從早到晚座無虛席,一間小小的粄條店總是擠滿了慕名而來的觀光客,到底它有多受歡迎?且看店家門口滾著豬油與肉燥的大鐵鍋,那敖煮的份量可不是一般店家所能比擬,地道客家風味的鹹、香、肥」在這裡更是應有盡有,學菜、野蓮、冬瓜封,豬腳、大腸和客家小炒,還有招牌粄條,得此飽餐一頓,夫復何求?



圖說:連皮帶筋滾的又Q又爛,這樣的豬腳跟白飯簡直是絕配。

圖說:無葉無鬚的野蓮吃起來青翠香甜,和豆豉一起拌炒,真是好吃凍未條。

圖說:豬油香飄散在店裡。

圖說:冬瓜封與高麗菜封是來店必點的桌上佳餚。

圖說:同心協力,代代傳承,為的就是一碗傳統的粄條。





來去美濃-瀰濃花語






單元/瀰濃花語

撰文/守谷香

攝影/劉慶隆、守谷香、陳慧聿



波斯花海



什樣的東西最吸引人呢?純粹自然的美應該最能引起人的共嗚,一片又一片的大波斯菊花海像水彩顏料不小心灑在草地上,明亮又澄透的在陽光下閃耀,這是每年冬季稻田休耕期間,改種可作綠肥的花卉,襯托美濃地區原有的田園風光,也間接推動了美濃鎮客家風土民情及客家美食,美麗的花引來了蜜蜂採蜜,也一年比一年吸引了更多觀光人潮。



隨著時代的變遷,菸葉田栽種面積縮小,美濃鄉民轉種香蕉、木瓜、蘿蔔、水稻,逐漸改變人們對美濃的印象,從過去的23公頃花海慢慢擴大到最近的50公頃,花海的名聲被人們口耳相傳著,為了使花海的生命更長,大波斯菊分為五區綻放,可持續開放好幾個月,完全不用擔心花開時節短促,過了即不再,也因為有了這樣的規劃,使得許多愛好攝影的人,接二連二呼朋引伴而到訪。



.賞花時

大波斯菊花12月時即開始有花開,開放至4月中,月光山下及中正湖附近一帶皆是。























月光山隧道



  可縮短美濃鎮、六龜鄉通往杉林鄉、甲仙鄉20公里的車程距離,月光山隧道自2002年開通之後,已帶來許多便利,月光山是美濃山系的最高主山,標高649公尺,聽聞是賞月的好地方,此路段有一整排炫目的火焰樹,無意之間發現令人十分驚豔,忍不住折回頭來拍攝,行經這裡即可見如火團般的火焰花朵,高掛枝頭,鮮明的橘紅色在綠的托映中更加火熱,因而也有別名叫森林之火,常綠喬木,葉奇數羽狀複葉,花頂生在樹冠層的頂端,花朵杯形碩大,長約10~12釐米,樹高約10米 ,冠幅較大,常作蔭庇樹或行道樹,原產地熱帶非洲地區,還是一個遙遠名叫加蓬的國家的國花,另外,這一帶也有大波斯菊花海可以觀賞。



.賞花時

火焰樹花期則為冬末春初,花期24月。







來去美濃-在地高人-錦興行客家藍衫謝景來





















單元/在地高人

撰文/陳慧聿

攝影/劉慶隆、守谷香、陳慧聿



樸實的藍調古著

錦繡製成長壽服、興能裁剪巧心機。



錦興行客家藍衫

地址:高雄縣美濃鎮泰安里永安路177號

電話:(07)6811191、7133209



人物:謝景來



湛藍雙眼

  走進低矮的店面裡,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兩排齊掛在牆上的藍衫,一位老先生靜靜地坐在門口的藤椅上,他正是我們此行正要採訪的對象,謝 景來老 先生。



  謝景來今年高齡已九十有八,年輕時,老先生曾到杉林鄉做工,當工人,颳風下雨也得行,辛苦勞累自不在話下,為求有更穩定的生活,老先生從二十二歲開始學習製作藍衫,也開創了錦興行,自己同時校長兼撞鐘,既是學徒、也是掌櫃,同時還是負責照料店內員工伙食的總舖師。



藍衫意義

  一開始,錦興行並不單純只製作藍衫,店裡除了 謝老 先生,還有三個來自福州及溫州的師傅,另外負責西裝與洋裝的部份;學習製作藍衫三年半之後,老先生總算出師了,由於美濃沒有染布,為了製作品質優良又耐穿的藍衫,他甚至動身到各地去尋找合適的布料;到了1941年,由於當時在日本統治下的臺灣為了推動皇民化運動,不只是錦興行,所有的人都被強制停止製作傳統的漢人服飾,直到光復之後藍衫才又得以回到美濃人的身上。



藍衫今式

  至今西風東漸,在多元化的服裝潮流之下,藍衫已然式微,能夠領略藍衫之美的人們,多半將它當成一種懷古、一件藝術、一襲特別的穿著,與昔時往日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形象已截然不同;但老師傅仍每日穿針引線,細細熨燙著他的藍衫,一道摺線、一溜滾邊兒,都是密密縫縫、妥妥貼貼, 畢竟老 先生賣的

  仍是衣服,不僅優美、更要實穿。



圖說:採訪當日,碰見了兩個遠自臺北南下的日本留學生,拿著一本旅遊書尋到了錦興行來買藍衫,一點點中文加上比手劃腳,竟也與大夥相談甚歡,我們請她們當模特兒試衣,她們也高興的答應了,真奇怪,藍衫穿在小姐身上特別好看,笑靨迷人、麗如春花,既傳統嫻雅,又俏麗活潑,我們都醉了。







來去美濃


 


















撰文/陳慧聿

攝影/劉慶隆





  瀰濃,向來是演繹客家鄉情的舞台。  

  你所熟悉的它至今依舊,

  但你所不知道的它,卻已悄悄變幻出新樣貌,成了花海漫天的波斯菊田。



  美濃舊名「瀰濃」,先民來此開墾最遠可追溯至乾隆元年,日治時期瀰濃被改名為美濃,從此延用至今;來到美濃,就等於走入客家村,客家人特有的文化散布於市街,美濃鎮上,到處可以看見許多古早古早時代的老東西,大阪式的菸樓,象徵從前因種植菸葉而輝煌的時代;庄頭伯公,其實就我是們所說的土地神;敬字亭、是對學問的敬重、對造字者的追思;客家藍衫,一襲曾經遍及大街小巷的普世穿著;古井、電廠、老城門,還有那春色如許、五顏六色的波斯花海,人文與自然交錯、昔時和今日並存,觀光成了大宗,來這裡品嚐客家美食的人們更是絡繹不絕,濃厚的客家鄉情不僅用看的,連吃都體會得出來,也許,這也正是美濃最大的賣點,更是吸引遊客一再回顧的原因吧!



來去旗山-老街建築之旅






單元/老街建築之旅

撰文/陳慧聿

攝影/劉慶隆+守谷香+陳慧聿



建議路線:旗山舊火車站→石拱迴廊→聖若瑟堂→旗山農會→老街建築→武德殿→旗山國小→旗尾糖廠

 
  要瞭解老街,得先清楚它的歷史背景,日治時代的旗山由於製糖產業興盛,進而帶動了市街的繁榮盛景,老街老建築,卻又攙雜著新式店舖,新與舊的融和,走在這裡,總有一種時光錯置的感覺,在這條路上,你可以看見更多;一邊是賣菜的小販,行走老街的人卻絕大多數是外來的觀光人潮,你隨時可以停下腳步拍攝那細膩的浮雕、華麗的飾面,轉個頭就跟賣農產品的小飯秤斤論兩的殺起價來;古意盎然,充滿情調的巴洛克風情是老街的魅力所在;熙來攘往的人群裡,好奇與懷念的目光彷如聚光燈在建築物上梭巡來回的觀光客,與絲毫不曾抬頭佇足,總是匆匆來去的當地人,形成了一種即為有趣的對比。





旗山舊火車站

地址:高雄縣旗山鎮中山路1

  位於中山老街以及復興街的交岔口,當初為了送甘蔗原料與白糖成品來此,日本人才修築了「旗尾線」鐵路通往九曲堂,進而連結縱貫鐵路,旗山火車站便是當時的旗尾總站,如今旗山火車站的交通網絡已停駛拆除,只剩車站主體可堪回味。



石拱迴廊

地址:高雄縣旗山鎮復新街口

  石拱迴廊其實就是「亭仔腳」,可別以為人家的騎樓沒什麼好看的,以三十一顆大大小小砂岩堆砌成的石拱絕對是建築手法上相當高難度的一種,石拱圈的圓弧部份以十五塊馬蹄型的沙岩組成,再利用拱心石將拱圈固定串接,是大西洋文藝復興時期特有的建築形式,粗獷的造形裡卻又帶著分毫不差的纖細,是絕對不需要水泥塗抹或其它磚面修飾。



聖若瑟堂

地址:高雄縣旗山鎮德義街6號

  身為高雄縣歷史建築的首選,來到旗山,你定要來一探聖若瑟天主堂的真貌;天主教道明會戴剛德神父於1955年來到旗山租屋開教,再深入至美濃、六龜等地,2年後建立第一所小聖堂,再2年於德義街購地建堂,由戴剛德神父親自設計興建,其建築形式為歐洲歌德風格,正面兩側是厚重角塔,再利用三角牆、高窗、圓拱營造出雄偉富麗的風格,是老街之旅中不可錯過的一站;近期天主堂內部進行了整修,教堂內部的壁畫延請國外的皇室御用義大利畫家親自執筆,若有機會進入教內部,別忘了好好的欣賞一番。


旗山農會

地址:高雄縣旗山鎮中山路67

  旗山農會為目前全台最古老的農會之一,興建於日治時期1914年,五層樓高的建築雄踞街角,可是當時十分醒目的代表性地標,農會的入口處正對著大街,大氣又顯著;光復後的旗山以種植香蕉而風光一時,帶給蕉農豐厚的收入,當時的旗山農會盈餘還曾突破一點五億元,成為當時全國農會的存款第一名,堪稱吞金進財的冠軍,而今的旗山農會已褪去昔日光彩,代而換之的,卻是一股被歲月打磨過的洗練風華,且對旗山鎮農民來說,目前它仍是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環;沿續至今的老農會,名稱不變、風貌不變、甚至連營業項目也不會變。



老街建築群

地址:復興街、中山路、華中街一帶

  在老街行走,你看到的建築形式絕對遠超過你所猜到的,平埔族的土角厝、漢人的閩南三合院、四合院,還有中式的古典建築,日式和風與歐州藝術的型態,難怪有人要說旗山鎮壓根是建築歷史的博物館;最醒目的中山老街上,「山頭」也就是房屋的最高處,用華麗的圖案如花草、鳥獸等圖騰細細雕飾,以中英文及羅馬字顯示屋主家族姓氏,既氣派又莊重,山頭下方也不馬虎,清水磚、磨石子和磁磚用來裝飾外部,強調柱子、陽台與門窗的巴洛克立面構造,但內裡仍是傳統的中式木造建築以期符合本地人的生活形態,中與西的融合,巧妙且不著痕跡的膠著在一塊兒,營造出另一種混搭風格。





武德殿

地址:旗山國小對面

  武德殿是日本殖民統治台灣末期,為提倡日本立國之武士道精神於1934年所興建,也就是當時的體育館,供日裔軍警和青年子弟修練柔道、劍道,並且每月定期舉行演武大會,宣揚武術道德的重要場所;其構造以木造屋頂,洗石子磚牆的彷唐式建築風格為主,是目前全台僅剩的三座武德殿中,造型最為優美且保存最完整的1座,但不幸卻在1994年經歷一場無名火災,目前重整過後的武德殿已成為民間企業營業的據點,觀光客只能從它僅剩的建築外部主體推想從前的樣

貌。



旗山國小

地址:高雄縣旗山鎮華中街44號

  旗山國小的前身名為「蕃薯寮公學校」於1898,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保存完整的校舍歷久彌新,目前依舊靜靜地矗立在此,守護著日漸成長的國家幼苗。



旗尾糖廠

地址:高雄縣旗山鎮糖廠里忠孝街33號

  旗尾糖廠原為高砂製糖株式會社所,光復前後以製特級白糖為主,至今將近百年的歷史,是台糖主要糖廠之一,但隨著台灣糖業沒落,旗山糖廠也結束了製糖作業,轉型為觀光糖廠並販賣各種冰品,佔地廣大的廠區也規劃成綠地公園,在九重葛與老樟木的環繞下,掀開嶄新一頁。














來去旗山-吃在旗山

























單元/吃在旗山

撰文/陳慧聿

攝影/劉慶隆+守谷香+陳慧聿






旗山枝仔冰城

地址:高雄縣旗山鎮中山路109號

電話:(07)661-2066  

營業時間:09:00-23:00



  老街的三角窗口,枝仔冰城的招牌聳立於此已有八十一年的時光,第一代老闆鄭城原本只是賣花生的小販,由他在1926年創建的冰城前身就叫做「鄭城冰枝屋」。

  據說由於鄭家所使用的水質奇佳,製作出來的冰枝口感更好,因此成為旗山當地名產;而今前浪已退、後浪湧起,枝仔冰城也隨著時代的腳步成功地改頭換面,這裡不再只是單純的冰枝店,為了服務活絡不絕的人潮,業者營造出寬廣的用餐環境,隨時等待著客人光臨且全年無休的餐飲空間,企業化經營的現在,枝仔冰城已擁有數家分店,口味上更是持續推陳出新,光是冰枝的變化就有好幾種,招牌的古早味香蕉冰枝、黑糖、紅豆、花生及糯米桂圓是人手必備,香蕉清冰淋上紅豆、灑上麵茶粉的搭配亦是絕妙無已,更別說是大量新鮮香蕉與聖代的結合了,就是這種懷古與創新兼具的平衡抓住了客人的胃;在這裡,你能享用的除了冰品之外,還有熱食套餐,你可以先填飽肚子,再吃一道爽口沁涼的聖代或是冰枝,到了臨走之時,還要再買一些回家當作拌手好禮,方才過癮。



圖說:芝麻香蕉聖代。新鮮現剝香蕉大方豪爽的插在杯緣,一點點鮮奶油、微帶酸甜的蜜餞、巧克力醬汁、椰子粉、花生粉和芝麻冰淇淋搭在一起,口感只有「幸福」兩個字可以形容,越往下挖越開心,當你吃完了芝麻冰淇淋下方的香蕉清冰,卻又看見杯子底部竟然還藏著大塊香蕉時,除了挖到寶,簡直不知還能怎麼形容了。



朝林冰果室

攝影/劉慶隆

地址:高雄縣旗山鎮永平街83號 (太平橋旁)

電話:(07)662-7179



  也許是南部天氣總是爽朗過頭,近了正午就讓人想往涼爽的地方鑽,在豔陽高照的旗山,老字號的涼水攤比比皆是,朝林冰果室擁有六十幾年的歷史,是許多旗山當地人從小時候到大的共同回憶,小小的店舖裡僅有兩張客桌,多了幾個人就無法旋身,但這對客人而言絕不是什麼阻礙,只要能往店裡一坐,吃上一杯招牌豆腐,就是絕大的滿足,顫巍巍又晶瑩剔透的「豆腐」其實不是真的豆腐,而是以杏仁原豆製成的杏仁凍,口感脆Q,乳白色中帶著一點透明,加上酸中帶甘的楊桃汁或是清爽滅火的綠豆湯,只要你喜歡,老闆都可以按照顧客的意願替換,杏仁特有的濃郁滋味與其搭配真是相得益彰,讓人淅瀝呼嚕輕而易舉地便吃下一大碗。

  當然朝林所擁有的還不只這一味,新鮮現打的果汁也是它的拿手賣點,琳瑯滿目的水果就排放在店門口任君選擇,除了紅蘿蔔汁以及酪梨牛奶是時價,其它的飲料皆在NT.20至NT45之間;筆者還另要特別介紹的是它的傳統紅茶,單喝好、加鮮奶更好;建議一聽到古早味就沒輒,非得要去嚐嚐的人,一定要來感受一次這般樸實香醇的甜滋味,才算來過旗山噢!


來去旗山-在地高人-洪家當歸鴨老闆娘洪碧卿




















撰文/陳慧聿

攝影/劉慶隆+陳慧聿



店名:洪家當歸鴨-老闆娘洪碧卿

地址:高雄縣旗山鎮延平一路670號

電話:(07)661-7807

營業時間:早上七點至晚上九點、不定休、假日不休





傳承了三代的時間



  走進這看似不起眼的小店面,一股淡淡的中藥香氣便撲鼻而來,這裡是「洪家當歸鴨」在旗山當開業至今已有五十六年,逾半世紀的時光裡,這裡始終提供著熱氣蒸騰的當歸鴨,讓不管是在地的居民亦或外地來的饕客一飽口福。

  店裡目前由第三代老闆娘洪小姐掌勺,先燙麵線、堆上剁好的大塊鴨肉、淋上因滾燉而甘美的湯頭,程序簡單俐索,沒有絲毫的拖泥帶水「鴨肉要先煮半熟,之後再下去燉半個小時。」老闆娘一邊剁著鴨肉,一邊淡淡地說著,這聽來尋常的話裡似乎簡單,卻其實隱喻著亙久不變的堅持;鴨肉要新鮮、半熟去腥、燉鴨更不可超過三十分鐘,以免鴨肉肉質過老過澀,如此料理出來的招牌當歸鴨,自然口口甘香,咬一塊鴨腿肉,再將湯與麵線一氣吸入口中,咬嚼之間湯汁在舌尖竄溢,吞下去喉間溫熱留甘,不管夏天還是冬季都吃得爽快淋漓,滿足的真意即是在此。



延續了三輩子的滋味



  如果說當歸鴨是不可或缺的當然主角,那麼店中的涼拌系列可就是硬底子派的重量級配角了,有別於精燉的醇厚風華,涼扮菜色在視覺上引來豪快聯想,鴨肉、豬腳、下水以及鴨血,每一樣都淋上特製調味辣醬,佐以新鮮細切薑絲,豬腳軟爛不膩、下水Q勁彈牙,還有綿密入味的鴨血,除了觸動著味蕊神經,更是盤盤份量十足,也就是這紮紮實實的美味,把本地外來的顧客們舌頭都栓牢了,跑也跑不掉,半個世紀傳承下來的不只是店家,還有常客的子孫朋友們,淡季也好旺季也罷,對喜歡洪家當歸鴨的人而言,四季皆是品嚐美味的好時機。





來去旗山





















撰文/陳慧聿

攝影/劉慶隆+守谷香+陳慧聿




走過旗山,一種歷史人文的味道,還殘存在現代化建築與新興行業的隙縫裡,從老街到火車站、從石拱圈到武德殿,昔日記憶仍在,面貌卻已幡然。



  旗山鎮的風光過去,至今仍是許多當地老一輩人的共同記憶,日治時期靠著製糖產業的興盛與外來文化的影響,旗山到處看得見有別於傳統式的建築,光復後,香蕉的豐收則為旗山帶來另一波黃金歲月的高潮,1964年全盛時期時,其栽種面積更高達四千多公頃,幾乎家家戶戶、屋前屋後都是蕉株,飽滿甜美的香蕉為當地的蕉農們賺進了不少財富,因此修房築屋,將自家住宅改建成在當時還十分少見的兩層式透天樓房,還被當地人戲稱為「香蕉樓」,所蓋的廟稱做「香蕉廟」;只是香蕉所帶來的榮景,慢慢地在1974年衰退下來,讓旗山蕉農紛紛改而種植其他水果;而今的旗山靠著前人所留下來的豐厚文物資產漸漸地走向了觀光城鎮,於此同時卻又還保持著農業社會的生活型態,相當令人玩味。 

2007年4月23日 星期一

來去大樹-斜張橋




















文/守谷香

攝影/劉慶隆+陳慧聿+守谷香



橋雖然不能離開,依然四處旅行

 是飛翔的意念,張絲結網

河川義無反顧

流向城鄉,根匯聚大樹

手中信仰劃出鳥的羽線

上演劇與故事,彩色與黑白調

璀燦過的夜

亮出一張証明

的確直行未知之境

指引著迷離的 藍

環抱,夢想的堆積流域



  橋連繫著兩邊地區的脈動,而斜張橋還撐起了一片觀光的天地,成為許多攝影師和賞鳥人士的必行之地,它的美有壯麗也有浪漫的情懷,夜裡的它是最常被取景的時刻,但在清晨它還有一面像水墨畫的意境,彷彿像剛下筆未乾盡似的,而絕對正面的拍攝它又顯露出光影隧道引領,充滿魔幻寫實的色彩,「不對稱平衡的力度美感」是它最大的特色,全世界單塔斜張橋而論,其跨徑長度排名第二,僅次於位在歐洲德國跨越萊茵河橋,單論亞洲,它是第一。



  有著古時懸吊橋相似的建構方式,它要承擔的不只是舊時人行的負荷,加上跨徑長、重量輕、細長身的特性,對於風力需要更多的耐力,加上南台灣位西太平洋颱風帶,許多因素都必須考量下去,經過「風洞試驗」和鋼纜錨定的「疲勞試驗」考驗後,才能算是個有肩膀的橋樑,由於工程特殊,還是以國際合作方式共同施工。



圖說:斜張橋設計橋長510公尺,塔高183.5公尺,相當於六十層高樓建築,夜景是一絕,但晚上十點即不再打燈照明。



圖說:低水護岸自行車專用道,全長約9.3公里,護岸行經斜張橋下、統坑溝親水公園、佛光山束緣、至攔河堰,沿岸可賞鳥及眺望斜張橋景觀,九十年五月鄉公所向申央爭取,護岸西側興設自行車道,提供遊客生態、休憩、健身等多元旅遊空間。。由於這一段高屏溪河面寬廣,在豐水期水湍急壯闊,枯水期時河岸則形成灘地,白鷺鷥群眾於此嬉戲,是賞鳥者常訪之地。



圖說:曠野上的含羞草,繡球般的花朵柔柔弱弱地躲在堤岸邊,等著人們發現。


來去大樹

























文/守谷香

攝影/劉慶隆+陳慧聿+守谷香



這裡沒有華麗的遊樂園,卻有宏偉的景觀與建築,斜張橋與佛光山都是壯觀得令人仰望,讓人屏息,深深被背後的精神力所震懾。



  大樹鄉的特產「旺來」,在三月間熱熱鬧鬧地擠在田裡,彼此鳳梨頭上的刺針紮來紮去,泛著一層青澀灰灰帶紫的低調色彩,這裡的鳳梨果實很小、纖維粗厚,但香味濃郁,適合選製為罐頭,現在久堂村還留有幾間日據時期的鳳梨罐頭工廠的遺跡,在古早的年代,大樹的鳳梨罐頭產量曾是位居世界第一位。還有日漸稀少的瓦窯業,也仍然在大樹鄉堅持著,舊時由於竹寮地區東臨下淡水溪,盛產陶土,土質細緻,製出的瓦片品質良好,「南部製瓦王國」也曾興盛一時。

現在的大樹鄉揮別了過去的舊榮,又繼而開創了新的一頁,擁有亞洲第一的斜張橋,也座落著寬闊的佛門聖地佛光山,小小的鄉鎮,充滿力量,有著許多大大的景物。





佛光山

地址:高雄縣大樹鄉興田村興田路153號

開放時間:早上9:00至下午17:00止;逢周一不對外開放。

電話:(07)656-1921

        這裡原為一遍荊棘叢生的刺竹地,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領導,讓月刺竹地成為現在的樣子,對佛光山的印象大多是來自於一年一度元宵節,每年農曆初一至十五日這時候他們都會舉辦節慶,沿路燈籠攀掛而上繽紛而莊嚴,步行之時所望及的是一尊尊佛像,低頭寧靜看著眾生哭或笑。從1980年起這裡首創佛教寺院舉辦「春節平安燈會」,2001年開放民眾進入,以民俗花燈技藝,並彩繪佛像及法語的平安燈,帶動社會大眾到寺院點燈祈福的風潮,現在的元宵節已經成為各地熱鬧非凡花燈表演,比的是誰的主燈最華美,而浩大的佛光山上的紙糊平安燈還是依然樸素地搖曳著。








來去茄萣-興達漁港海港新鮮市




















撰文/陳慧聿

攝影/劉慶隆、守谷香、陳慧聿、涂絜馨



興達港黃昏漁市

營業時間:13:0015:30

電  話:(07)698-8233

地  址:高雄縣茄萣鄉崎洛村大發路88





  下午到黃昏,這段時間是興達漁港最熱鬧滾滾的時候,一箱一箱的豐富漁貨被運送進市場裡,從生猛龍蝦、新鮮白帶、QQ小管到酥香的炸海鮮、黃澄澄的烏魚子,還有及各式各樣的魚乾魚鬆生魚片,只要你想得到的海鮮產品,這裡幾乎應有盡有,活力十足的漁市場裡攤販此起彼落的吆喝聲帶動了買氣,瞧,遠道而來的觀光客可都是有備而來,眼觀四面耳聽八方,除了貨比三家,最最不該錯過的就是試吃這一項,從現作魚丸、現煮小捲、現炸花枝、現切生魚片,一切都是即時料理大快朵頤,吃了喜歡再掏錢購買,如果等不及回到家,乾脆提著剛買的戰利品到附近的海產店請師父代為料理,直火快炒的威力,絕對包君滿意。



郭常喜兵器藝術文物館

























文:涂絜馨 攝影:劉慶隆+陳慧聿



地址: 高雄縣茄萣鄉民生路226

電話: (07)698-9090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90012001330PM1800



打鬥是原始人性 傢伙要世代更新

  在遠古時代,人類因為獵到食物後需要有東西切割,於是開始使用一些動物的骨頭,製作成切割用的骨器,這就是武器的開始。

  因為骨器脆弱,所以,聰明的人們漸漸的使用石器以及尖狀器物來切割材,石器雖尖硬,但又卻過於笨重,所以,精益求精的人們在周代漸漸的出現了銅器來取代原來的石器,本來這些刀器主要都是用來當成切割食物的功用,後來漸漸的因為人口眾多,所以開始有了爭執,人們便把原來切割東西的刀具轉而變成攻擊的用具,這也就是武器的由來。



  經過了周代後,中華的武器及文化都經歷了一場浩劫。在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暴政下,刀具只有秦始皇的士兵,以及將領可以使用、鍊造,所以武器的進化與保存都面臨了最嚴苛的考驗。直到漢代,武器才又開始漸漸恢復可以使用,就歷史上整體而言,武器的演變嚴然成了一個朝代或是民族是否強盛的重要依據。  



兵器千百種

  走進郭常喜兵器藝術文物館,就像親自走入了歷史般,因為收集種類齊全,讓人可以很輕易的了解這些朝代中兵器的演變與文化。文化館內的收藏,是郭常喜師傅從二十歲左右就開始蒐集的;且都是屬於中華文化,從原始的骨器開始,一直到現代原住民的兵器皆有,館內約有五千件的收藏品,在展出室展覽的大約有七百多件,每半年會輪流替換一次。



兵器之外的藝術性

  館內除了展出刀子外,還有一般士兵與將領的頭盔、少林寺練武用的水桶以及古代的刑具『枷』,這個『枷』的形狀像兩隻魚,拿起來異常笨重,是古代木製的枷鎖。有趣的是,台語裡用來形容多自找麻煩的『夯枷』的『枷』所指的就是這個刑具。比較奇特的是頭盔的部分,因為比較起來,士兵的頭盔比將領所戴的頭盔華麗、色澤也比較鮮豔,不禁猜測著原因;或許因為當敵人攻打時,士兵的頭盔很明顯的成為了目標,而將領因為要發號司令,所以頭盔上黯淡的顏色比較不易被攻擊吧?!



  在兩層樓的館內,一樓有著日本武士的盔甲與武士刀,二樓則是有許多刀器的收藏品,諸如莫邪劍、干將劍、荊軻次秦王的『魚腸劍』以及臥虎藏龍裡的『青冥劍』在此都看的到,除了郭師傅自己鑄造的刀劍,博物館裡也展示著郭師傅特有的收藏品原住民與台灣傳統宋江陣的刀具,以及上頭刻有九十九隻小獅子與刀上有一條龍的乾隆配刀,樣樣都是非常獨特且具有意義的。



  打鐵這個行業對其他行業來說,是一個影響非常深遠的行業;早期台灣是以務農為生的,所以鐵匠的工作主要以製作農具為主,如果沒有打鐵匠把製作農器

,則有許多人是無法工作的。也許是這樣的影響,郭師傅始終對文化的傳承有一鼓使命感,因而在高雄茄定鄉創立了這個文化館,提供了一個了解武器文化的地方。




















圖說:藝術文物館二樓的展示櫃。館內收藏約五千多件物品,在二樓展示的大約有七百多件,每半年替換一次。



圖說:少林寺練武用的水桶。底端是尖的形狀,為了讓練武的僧侶在提水的途中無法停下來休息而設計的。



圖說:乾隆配刀(小)。刀鞘上頭有著九十九隻獅子,外皮則是鮫魚皮製成,摸起來觸感光滑細緻。

 

圖說:乾隆配刀(大)。刀背上有著一條龍,龍為古代時皇帝身分的印記,且皇帝用的龍爪有五爪,龍為天子為身分的印記。












圖說:枷。古代犯人移監時帶的刑具,木頭製成雙魚的樣子,造型非常特殊,但重量卻不輕。


       











圖說:將領的盔甲與士兵使的盔甲。將領用的顏色較深,花樣及顏色不如士兵的多且花俏。










(正面)+(背面)+(凹槽)

圖說:原住民的傳統刀具,是郭師傅長期以酒博感情向原住民酋長情商後購得的。樣貌非常奇特,刀鞘外觀是蛇圖騰,凸出來的木頭處設計,一直是眾多困惑多時的問題,聽郭師傅說,這是因為山上多蛇蠍,刀裡夾縫裡是放藥的地方,取用方便。










圖說:夜光碑,黑暗之中會持久發亮,收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