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24日 星期二

來去旗山-老街建築之旅






單元/老街建築之旅

撰文/陳慧聿

攝影/劉慶隆+守谷香+陳慧聿



建議路線:旗山舊火車站→石拱迴廊→聖若瑟堂→旗山農會→老街建築→武德殿→旗山國小→旗尾糖廠

 
  要瞭解老街,得先清楚它的歷史背景,日治時代的旗山由於製糖產業興盛,進而帶動了市街的繁榮盛景,老街老建築,卻又攙雜著新式店舖,新與舊的融和,走在這裡,總有一種時光錯置的感覺,在這條路上,你可以看見更多;一邊是賣菜的小販,行走老街的人卻絕大多數是外來的觀光人潮,你隨時可以停下腳步拍攝那細膩的浮雕、華麗的飾面,轉個頭就跟賣農產品的小飯秤斤論兩的殺起價來;古意盎然,充滿情調的巴洛克風情是老街的魅力所在;熙來攘往的人群裡,好奇與懷念的目光彷如聚光燈在建築物上梭巡來回的觀光客,與絲毫不曾抬頭佇足,總是匆匆來去的當地人,形成了一種即為有趣的對比。





旗山舊火車站

地址:高雄縣旗山鎮中山路1

  位於中山老街以及復興街的交岔口,當初為了送甘蔗原料與白糖成品來此,日本人才修築了「旗尾線」鐵路通往九曲堂,進而連結縱貫鐵路,旗山火車站便是當時的旗尾總站,如今旗山火車站的交通網絡已停駛拆除,只剩車站主體可堪回味。



石拱迴廊

地址:高雄縣旗山鎮復新街口

  石拱迴廊其實就是「亭仔腳」,可別以為人家的騎樓沒什麼好看的,以三十一顆大大小小砂岩堆砌成的石拱絕對是建築手法上相當高難度的一種,石拱圈的圓弧部份以十五塊馬蹄型的沙岩組成,再利用拱心石將拱圈固定串接,是大西洋文藝復興時期特有的建築形式,粗獷的造形裡卻又帶著分毫不差的纖細,是絕對不需要水泥塗抹或其它磚面修飾。



聖若瑟堂

地址:高雄縣旗山鎮德義街6號

  身為高雄縣歷史建築的首選,來到旗山,你定要來一探聖若瑟天主堂的真貌;天主教道明會戴剛德神父於1955年來到旗山租屋開教,再深入至美濃、六龜等地,2年後建立第一所小聖堂,再2年於德義街購地建堂,由戴剛德神父親自設計興建,其建築形式為歐洲歌德風格,正面兩側是厚重角塔,再利用三角牆、高窗、圓拱營造出雄偉富麗的風格,是老街之旅中不可錯過的一站;近期天主堂內部進行了整修,教堂內部的壁畫延請國外的皇室御用義大利畫家親自執筆,若有機會進入教內部,別忘了好好的欣賞一番。


旗山農會

地址:高雄縣旗山鎮中山路67

  旗山農會為目前全台最古老的農會之一,興建於日治時期1914年,五層樓高的建築雄踞街角,可是當時十分醒目的代表性地標,農會的入口處正對著大街,大氣又顯著;光復後的旗山以種植香蕉而風光一時,帶給蕉農豐厚的收入,當時的旗山農會盈餘還曾突破一點五億元,成為當時全國農會的存款第一名,堪稱吞金進財的冠軍,而今的旗山農會已褪去昔日光彩,代而換之的,卻是一股被歲月打磨過的洗練風華,且對旗山鎮農民來說,目前它仍是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環;沿續至今的老農會,名稱不變、風貌不變、甚至連營業項目也不會變。



老街建築群

地址:復興街、中山路、華中街一帶

  在老街行走,你看到的建築形式絕對遠超過你所猜到的,平埔族的土角厝、漢人的閩南三合院、四合院,還有中式的古典建築,日式和風與歐州藝術的型態,難怪有人要說旗山鎮壓根是建築歷史的博物館;最醒目的中山老街上,「山頭」也就是房屋的最高處,用華麗的圖案如花草、鳥獸等圖騰細細雕飾,以中英文及羅馬字顯示屋主家族姓氏,既氣派又莊重,山頭下方也不馬虎,清水磚、磨石子和磁磚用來裝飾外部,強調柱子、陽台與門窗的巴洛克立面構造,但內裡仍是傳統的中式木造建築以期符合本地人的生活形態,中與西的融合,巧妙且不著痕跡的膠著在一塊兒,營造出另一種混搭風格。





武德殿

地址:旗山國小對面

  武德殿是日本殖民統治台灣末期,為提倡日本立國之武士道精神於1934年所興建,也就是當時的體育館,供日裔軍警和青年子弟修練柔道、劍道,並且每月定期舉行演武大會,宣揚武術道德的重要場所;其構造以木造屋頂,洗石子磚牆的彷唐式建築風格為主,是目前全台僅剩的三座武德殿中,造型最為優美且保存最完整的1座,但不幸卻在1994年經歷一場無名火災,目前重整過後的武德殿已成為民間企業營業的據點,觀光客只能從它僅剩的建築外部主體推想從前的樣

貌。



旗山國小

地址:高雄縣旗山鎮華中街44號

  旗山國小的前身名為「蕃薯寮公學校」於1898,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保存完整的校舍歷久彌新,目前依舊靜靜地矗立在此,守護著日漸成長的國家幼苗。



旗尾糖廠

地址:高雄縣旗山鎮糖廠里忠孝街33號

  旗尾糖廠原為高砂製糖株式會社所,光復前後以製特級白糖為主,至今將近百年的歷史,是台糖主要糖廠之一,但隨著台灣糖業沒落,旗山糖廠也結束了製糖作業,轉型為觀光糖廠並販賣各種冰品,佔地廣大的廠區也規劃成綠地公園,在九重葛與老樟木的環繞下,掀開嶄新一頁。